7月25日下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知识产权保护和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10月1日起实施。《条例》当天经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通过,明确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的一系列促进措施。
近年来,广西持续推进知识产权领域改革,取得明显进步,仍存在知识产权整体质量不高、运用效益不佳等问题。针对广西知识产权创造不够活跃、创造质量不太高的问题在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方面,《条例》明确各级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知识产权创造方面的引导职责,规定应当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服相结合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和高效益运用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与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质量。
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益方面,《条例》明确,允许科技人员在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上有更大自主权,鼓励和引导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将职务成果知识产权按照先使用后付费方式实施转化,支持把职务成果知识产权许可给中小企业使用,鼓励对具备市场前景的专利实施开放许可,推动提升知识产权转化效率。
广西拥有“百色芒果”“横州茉莉花(茶)”等享誉全国的地理标志,对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推动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为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推动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区域品牌的优势,《条例》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地理标志资源信息普查,制定地理标志发展规划,优化地理标志培育机制,推动地理标志与特色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历史文化传承和乡村振兴有机融合,推动地理标志纳入国际互认互保清单,支持以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申请,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全球推介,提升地理标志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
广西拥有独特的壮瑶医药等传统产业和文化,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也层出不穷。在探索传统文化、新兴产业建立健全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保护规则方面,《条例》规定,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壮瑶医药等中医药、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传统产业、文化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引导和支持相关主体利用知识产权制度实现传承和创新发展。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知识产权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建立数据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依法保护数据收集、存储、加工、使用等活动中形成的知识产权,促进数据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支持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相关服务机构等建立健全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等新领域、新业态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来源:南国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