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技术有量无市,转化运用困难重重——如何破除这一制约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拦路虎”,是贵州省知识产权界一直在深入思考、致力化解的问题。2024年以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方案精神,从强化统筹、健全机制、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培育样板、致力“织网”、强化服务7个方面全面发力,化解专利技术转化运用难题。
截至2024年6月底,贵州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梳理盘活进度达96.3%,择优推荐160家企业加入全国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全省专利转让许可1984件,同比增长38.5%,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
近年来,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从强化统筹主抓重点任务、健全机制重视考核激励两方面入手进行顶层设计,着力化解阻碍专利转化运用的制度机制问题。
据了解,该局充分发挥贵州省质量强省和知识产权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统筹协调职能,贯彻落实贵州省政府安排部署,制定印发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以及知识产权强省建设2024年推进计划暨地方工作要点,从健全专利转化运用激励政策、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强化专利运用效益政策导向等15个方面,分解落实专项行动重点任务。
“我们将‘专利转化运用取得明显成效’纳入质量强省综合考核方案,对全省9个市、州政府进行考核,推动专项行动深入开展。”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还着重从健全机制入手,修订印发《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资助办法》,加大专利转化运用支持力度,转化运用成效明显的,最高可资助30万元。
如,贵州省教育厅将专利成果转移转化业绩纳入高校年度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贵州省科技厅出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改革措施、科技成果信息汇交管理办法、科技创新券管理办法等政策;贵州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则在2024年工程系列职称申报评审工作中明确要求,使用授权专利申报职称的,“要重点考察其转化效益情况”。
在盘活存量上“挖潜”,在做优增量上“强基”,在培育样板上“做实”,是贵州化解制约专利技术研发、培育和转化运用难题的3个关键举措。
在盘活存量上,贵州省知识产权局会同省教育厅等8个部门,印发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实施方案,通过组建团队、完善网络、强化服务、突出重点、分步推进等挖潜措施,实现拥有存量专利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全覆盖。
在做优增量上,该局着力开展专利创造质量“强基”行动,聚焦“六大产业基地”建设、“富矿精开”“东数西算”等重点领域,探索建立“政产学研介”深度融合的高价值核心专利培育中心,并在经费上持续支持高价值专利前瞻性培育、挖掘和布局。给予每家培育中心50万元经费支持,经年度评价合格,3年内每年可再给予50万元稳定支持,以达到夯实专利转化运用基础的目的。
与此同时,该局致力培育样板,示范推动,会同贵州省委金融办等5个部门,印发实施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细化工作举措,从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择优推荐160余家企业加入全国专利产业化样板培育库进行重点培育。
一方面抓“织网”,一方面强服务。通过“织网”促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服务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产权创造者的良好氛围,是贵州省知识产权局化解专利转化运用难题的两个重要抓手。
近年来,该局在健全网络上发力,在全省范围内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织网”行动,加快构建以贵州省技术转移中心为引导,市(州)、县(市、区)、高新区技术转移机构为支撑的“1+N”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对国家级和省级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分别给予100万元、30万元资助,鼓励其健全专利转化运营服务网络,积极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供需对接活动,推动专利技术转化运用。同时,该局在强化服务上夯实基础,以“加快推动专利产业化,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在全省开展“知识产权服务万里行”活动,整合知识产权服务资源,举办综合培训或专题讲座近20期,宣讲对象覆盖全省9个市州、10多个县域(或园区)、上百家企事业单位,受众超过2000余人。
贵州省知识产权局相关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知识产权的创造者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实惠,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长期存在的“重申请、轻运用”现象,破解了“不愿转、不会转、不敢转”难题,有效营造了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来源:中国质量报